知识产权就像企业的“无形资产宝藏”,可能是品牌商标、产品专利,也可能是核心技术或创意设计。一旦疏忽侵权,轻则赔偿损失,重则导致停业整顿。
提前注册,明确“产权身份证”
知识产权保护的核心是 “先下手为强”:
商标:品牌名称和Logo要尽快注册,别等到被人抢注后再花高价打官司(比如“茶颜悦色”被韩国抢注的案例)。
专利:产品技术、外观设计及时申请专利,哪怕还在研发阶段,也可先申请“临时专利”占位。
著作权:软件代码、宣传文案、设计图纸等完成后。
内部自查,堵住侵权漏洞
企业日常经营中 “自己人”也可能侵权:
产品设计:开发新品前,先查是否用了别人的专利技术或抄袭了外观(可通过知识产权局官网查询)。
宣传文案:广告语、图片素材避免照搬网络资源。
员工管理:核心岗位员工入职时签署《保密协议》,离职时明确归还技术资料,防止泄密。
企业可根据自身行业补充细节,例如科技公司侧重专利保护,文创公司关注版权,跨境电商需警惕海外商标抢注等。